观澜亭丨“青少年模式”升级为“未成年模式”,不只是两字之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郭治权

“一玩起手机来就不知道节制,完全沉浸在手机营造的虚拟世界里,吃饭的时候喊都喊不动……”这是不少家庭中未成年人沉迷手机和网络的现状。在寒暑假节假日时,一些家长更是深受其困。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基于对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的进一步保护,起草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针对将“青少年模式”全面升级为“未成年模式”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这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改变,更多的是切实寻求未成年人合理上网的保护。这也折射了社会对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关注,体现了家长和社会对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呼声,既关注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又解答了群众呼声。

“青少年模式”为何要全面升级为“未成年模式”呢?

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伴随着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普及,网民数量急剧上升,未成年网民在网民总数中更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中指出,2021年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1亿,近两年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仍在持续上升。互联网在未成年群体中的普及,给未成年群体带来了信息,知识获取的便利,丰富了未成年群体的生活,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互联网本身蕴含的信息十分丰富,未成年人缺少自律与辨别的能力,往往会产生一些网络安全的问题,比如隐私泄漏、沉迷网络游戏等。就在这个暑假阶段,多家媒体都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充值进行了报道。未成年人不合理地使用网络甚至会对未成年人自己及其家庭和社会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比如13岁男孩沉迷网络游戏模仿游戏跳伞导致坠楼身亡;杭州13岁男孩沉迷“王者荣耀”手机被收后跳楼;长期沉迷网络导致的暴躁抑郁,家庭关系紧张等。所以,如果不对未成年人上网进行合理规范的引导,不仅会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

当然,针对种种未成年人不合理使用网络导致的乱象,国家以及社会等方面已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正如之前推出的“青少年模式”。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青少年模式”本身还存在一定的漏洞与问题。比如,之前的“青少年模式”入口隐蔽,无法在智能终端上一键启动等。为此,出台新的《指南》将“青少年模式”全面升级为“未成年模式”是对漏洞的修补。

“青少年模式”全面升级为“未成年模式”,是我们国家关注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发展的体现。

未成年人是本次《指南》关注的焦点,“未成年模式”推出的最大受益者也必将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往往心智还处于发展成长的阶段,单纯地依靠自己很难辨别互联网中信息的真假,也很难正确合理地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未成年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此外,“未成年模式”对于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分发服务平台、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等都作出了相关的要求。通过条例规范了服务商的行为,借用外力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与此同时,“未成年模式”的升级,对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作出了更为明确的具体的要求。比如,要求分龄化设计信息和服务,应为未成年人提供专属内容;根据不同年龄段设置使用时长;移动智能终端应具备防绕过功能等。这样一些更明确具体的要求,便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明确服务的职责,也为其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未成年模式”的升级对于未成年人家庭有着不小的意义。未成年人不合理地使用网络,比如,沉迷于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网络游戏充值等问题,困扰着一些未成年人家庭。“未成年模式”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未成年模式”的升级是一次进步,对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成年人是国家发展的未来,犹如初升之太阳,新发的嫩叶。对于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的引导,对于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就是在保护国家的未来。

“青少年模式”升级为“未成年人模式”背后的本质,是关注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合理性,是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我们要认识到,对于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仅仅依靠一次条例的改变就能完成的。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努力,多方协作。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第一责任人,需要积极承担起责任,在假期多陪伴孩子,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式;媒体应积极宣传网络正能量,通过宣传报道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互联网服务商作为企业来说,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于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保护还需要长期的坚持,新《指南》的发布可谓是迈出重要一步。

关键词: